名嘴滿街 誰在意蕭三爺
鄭貞銘
2014.10.19
2014.10.19
日前出席蕭同茲文教基金會董事會,在座董事葉文立、黃肇珩、吳豐山、蘇正平皆以今日新聞界若干偏頗現象為憂,而認為蕭同茲精神再起的重要。
蕭同茲現人稱「蕭三爺」,是新聞界人對他的尊稱,這位民國前17年誕生的新聞人,又被尊為「中央社先生」。民國13年,中國國民黨創辦中央社,21年派蕭先生出任社長。他向國民黨提出3個條件:
中央社獨立經營,成立為社會文化機構;新聞發布不以宣傳為重點,要以新聞為本位;中央社不再是國民黨的宣傳筒,而是受新聞界信任與世人尊敬的獨立新聞機構。這個前瞻的理念使中央社脫胎換骨,不但成為受信賴的新聞服務,且樹立了專業尊嚴。
在中央社未成立前,有關我國的新聞皆由日本共同社向國際社會發布;日本人侵華野心早經暴露,所以中國人在國際形象是吸毒品、纏小腳的東亞病夫。蕭同茲接任社長後,與合眾社、德通社、法新社立定協議,由中央社代轉這些國際知名的通訊社在中國的新聞發布;有關中國的新聞也由這些機構發布到全世界。
有人稱譽蕭先生收回了新聞主權,使中國擺脫新聞次殖民地的地位。在蕭先生擔任中央社社長期間,中央社的員工不過2、30人。及至二次世界大戰結束,國勢鼎盛時,中央社有分支機構52個,國外25個,全社員工多達2600多人,成為世界五大通訊社之一。
新聞記者需才識兼優
蕭先生深知:新聞事業的成敗,在乎人才,所以他向國民黨提出的另一個要求,是用人唯才。用人公開招聘,決不任用私人,所以當時全國有志新聞工作的青年,常把中央社當作首選。在蕭先生任內,培養了許多傑出新聞人才;以致在曾虛白、馬星野繼任社長時,中央社仍然人才鼎盛;新聞教育家王洪鈞、徐佳士都曾一度投入中央社為記者。
怎麼樣的人才能從事新聞工作呢?蕭先生說:「新聞記者名氣是一種虛榮,然其種神聖微妙之任務,實超越於任何虛榮之上。故新聞記者需才識兼優,學德無成,則不能勝任愉快。」「新聞記者,至少要有旺盛的求知慾,有豐富的同情心,有不畏艱難適應環境的能力,有激濁揚清、辯黑知白的性格。天性中缺乏這些性格,最好別做新聞記者。」
蕭先生本人,是中央社同仁終身效法的典範。因為傳奇性的蕭三爺,氣度恢宏,待人寬厚,但也絕不與惡人妥協。他曾對擔任師大校長的劉真說過:「你辦學校,總是和我一樣要找比我高明的人來。」他謙功無居,求才若渴。他主持中央社18年,禮賢下士,責任一肩擔當。
民國28年五四大轟炸,重慶中央社社址直接中彈,犧牲員工兩名,蕭三爺從斷垣殘壁中闢出辦公室,指揮若定,中央社同仁繼續在防空洞中為新聞界服務。
新聞人培養嚴謹如醫
民國28年為應緊急需要,蕭先生撙節了中央社準備20多萬美金授權紐約分社主任湯德臣處理,成為日後中央社持續發展的穩定力量,他的廉潔,就像梅貽琦校長保管「清華基金」,維繫了清華大學的命脈一樣。所以我的恩師曾虛白曾說「中央社自成立以至成長茁壯,可謂胥在其懷抱培育之中。」
他主張應把新聞教育延長為6年,前3年學社會、人文科學基礎與語文,後3年實習。他認為,新聞人才的培養應如培養醫學人才一樣,養成教育紮實,才能有人才出現。
環顧今天新聞界,誰在意蕭三爺的高瞻遠矚與樹立的典範?(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華岡教授)(中國時報)